時間:2018.09.14 (五) 19:30
地點:國家戲劇院
《吻我吧娜娜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劇作《馴悍記》,1997年以台灣第一齣搖滾歌舞劇之姿,躍上劇場舞台。搖滾元素融入張力十足的劇情中,搭配大男人、大女人情感的衝突與交鋒,成就了一齣幽默有趣的傑作。
時間:2018.09.14 (五) 19:30
地點:國家戲劇院
《吻我吧娜娜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劇作《馴悍記》,1997年以台灣第一齣搖滾歌舞劇之姿,躍上劇場舞台。搖滾元素融入張力十足的劇情中,搭配大男人、大女人情感的衝突與交鋒,成就了一齣幽默有趣的傑作。
演出日期:2018/5/27 (日) 19:30
演出地點:台北小巨蛋
蕭敬騰今年出道10年,總共發了6張專輯,演唱會中的動畫訴說他從西餐廳駐唱、參加選秀節目受到矚目到後來的發片歌手,細數過去的點點滴滴,老蕭表示自己仍是當年那個愛唱歌的蕭姓少年。
演唱時間:2018年04月29日(週日) pm7:30
演唱地點:台北小巨蛋-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2號
張學友此趟巡演已走遍世界各地,開場張學友頭戴禮帽、身穿黑色西裝,帥氣率領24位舞者,現身在由升降平台堆疊出的蛋糕狀舞台,彷彿演出一齣浪漫圓舞曲,再度將百老匯般的表演,原汁原味呈現
DJ Kid Koala's Nufonia Must Fall
時間:2018-03-16pm7:30
演出地點:國家音樂廳
即時結合現場所有元素:劇場、電影和音樂,宛如欣賞一齣電影的拍攝過程,創造出嶄新的音樂會體驗。
時間:2017.12.10pm19:30
地點:國家音樂廳
山林的自然景致、雞犬相聞的田園風光,還有原鄉孩子的純真與音樂,讓陳銳想到韋瓦第的經典《四季》,於是透過這部歌頌春夏秋冬的作品,與原鄉歌謠揉合,聯繫起他與泰雅孩子的音樂世界。
時間:2016.12.08pm7:00
地點:台北市水源劇場
主演:馮翊綱、宋少卿、黃士偉
活躍舞台、創作不斷的相聲瓦舍成立即將滿30週年,他們藉相聲之名說學逗唱,樹立了獨特的喜劇舞台風格。
時間:2017.11.25-12.10
地點:士林官邸
主題:「眾星雲菊」並以電影經典畫面為創意以花卉造景
士林官邸自西元1996年8月全面開放,精緻的庭園造景設計,蟲鳴鳥叫、 景色秀麗,是休閒遊憩的絕佳場所。
演唱時間:2017.10.01(週日) 19:30 PM
演唱地點:台北小巨蛋-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2號
一開場,悠遊在浩瀚宇宙中的太空人手持演唱會門票,打算搭乘太空梭返回地球,連太空人都迫不及待要回到地球,只為看這場一票難求的周杰倫演唱會!
時間:2017.08.25pm19:30
地點:兩廳院國家戲劇院
《下雪了》是個很不一樣的默劇表演,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演出皆掀起熱潮,連太陽馬戲團經典作品《歡躍之旅》中也正式融入此劇精華;完美地結合燈光、音響、美學、特技、道具和音樂之外,更充滿天馬行空的創意設計,床變成了船、大禮帽噴出濃煙…當一張張的信箋化成雪花紛飛,再演變成大風雪,最後將全場觀眾都埋進雪堆中………這一切,就發生在劇院!
時間:2017.08.19pm19:30
地點:國立國父紀念館
《芝加哥》音樂劇,是百老匯最著名的音樂劇之一。1975年於紐約首演後,便受到各界關注,期間受邀至全球34國,超過423座城市巡演,觀賞人次突破2,200萬!1996年重回百老匯後,一舉奪下各項大獎,包括6座美國劇場最高榮譽東尼獎,及葛萊美獎「最佳音樂劇專輯」之榮耀。自此,《芝加哥》的紙醉金迷便不曾落幕,2016年創下於百老匯連演20年之記錄,僅次於源自英國的《歌劇魅影》,成為在百老匯演出最久的「美國原創」音樂劇,全球票房更是直逼十億!
時間:2017.07.16
地點:南港喜樂影城
連載超過20個年頭的名偵探柯南,Holly是粉絲喔!沒看柯南的電影,不算放暑假啦!所以,今年的劇場版一上映,立馬進電影院觀看!
此次的案件發生於日本大阪地標----日賣電視臺。那時,電視臺正在錄製日本百人一首大賽“皋月杯”記者會,突然發生爆炸事件,在倒塌的建築物裡,服部平次以及他的青梅竹馬遠山和葉都被困住在斷垣殘壁之中,多虧趕來的柯南,即時救出兩人才保住性命。此時卻發現殺人現場的防盜攝影機拍到了大岡紅葉的身影!大岡紅葉自稱是平次的未婚妻,是百人一首大賽高中生冠軍。
展期:2017-04-08~2017-07-24每日9:00至17:00
陳列室:北部院區 第二展覽區 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
奧塞美術館創立於1986年12月,主要收藏1848至1914年間創作的藝術作品,定位介於羅浮宮和法國現代藝術美術館─龐畢度中心之間。豐富的館藏包含繪畫、雕塑、裝飾藝術、素描、攝影和建築製圖,代表19世紀的法國,此時的法國開始受到歐洲和全世界的矚目,隨著工業革命展開後,社會氛圍也隨之改變,大眾開始以不同的觀點審視藝術,因此,創作和鑑賞藝術的方式出現根本的改變,這些變化激起不同觀點的辯論,而因應作品風格所引發的各種爭論,也是19世紀藝術最顯著的特色。